原:咖啡豆油脂色澤因印刷關係不明顯,所以修正較清楚的圖片。
法式烘焙 | |
---|---|
A-剛烘焙完成時 | B-烘焙後4星期 |
註:油脂測試是在無特定包裝下進行,咖啡豆油脂在烘焙熱解時即會顯現(2爆較明顯);而淺焙豆則不明顯,但隨著烘焙完成3-4日後便會漸漸顯出油脂斑點(根據烘焙程度和包裝型態有所差異),一旦油脂斑點包覆整顆烘焙豆時,咖啡的風味即快速消退。B圖的油脂如果又開始消失,那是油脂氧化至新鮮度消散,當豆子表面呈現晦暗色澤即表示可以當去味劑了。
法式烘焙 | |
---|---|
A-剛烘焙完成時 | B-烘焙後4星期 |
生豆(Green beans) | |
淺烘焙 | 肉桂式烘焙 |
中度烘焙 | 深烘焙 |
都會(城市)烘焙 | 全都會(深城市)烘焙 |
法式烘焙 | 義式烘焙 |
1974年起娥娜‧駑森(Erna Knutsen)使用「精品咖啡」(Specialty Coffee)一詞後,咖啡市場即掀起一波對劣質咖啡的反浪潮,台灣在這市場上起步較晚,應該說才開始牙牙學語,但業界們正持續努力提供優質的精品咖啡給台灣的消費大眾。雖然有些精品咖啡的價格和品質一樣高貴,但總是奇貨可居。其實正是這一波咖啡「精品」潮流,致使許多傳統評鑑方式有了確實革新的機會,而最佳助力是美國精品咖啡協會(SCAA)。不過有些產國原先並不支持習以慣之的測味方式變更,但在各消費國努力迎合這波綠色浪潮下,連巴西都開始推展積極性杯測了(原先巴西杯測並非推展精品咖啡之用)。精品咖啡和風味特色非表淺的三言兩語能道盡,而是必須確實品嚐測味來理解,故此不更動36頁至57頁內容。
建議使用Google瀏覽器 | Copyright © 2011-2015 Sucaffè House. All rights reserved.
RSS Feed . This blog is proudly powered by Blogger and uses Modern Clix , a theme by Rodrigo Galindez . Modern Clix blogger template by Introblogger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