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chives

Page 89

訂正第89頁「真空虹吸壺」

原:第二段4行-……,別忘了發明者可是蘇格蘭海洋科技工程學家羅勃‧奈比爾(Robert Napier)。
正:……,別忘了發明者可是蘇格蘭海洋科技工程學家羅勃‧奈比爾(Robert Napier)[註]。

註:所指應是詹姆士‧羅勃‧奈比爾(James R. Napier),由資料顯示乃其設計了「奈比爾咖啡裝置(Napier Glass Coffee Apparatus)」(圖1、2)。若資料無誤的話,約莫是奈比爾20歲前後即發明了這裝置,不過因為沒有專利可對奈比爾的咖啡裝置進行年份佐證,故而在咖啡專書裡採信的多因為這裝置在1840年左右即已暢銷於歐洲;而另一款全銀壺身(圖3、4)的設計更是收藏家的最愛。可是奈氏的咖啡裝置採左右並置的設計,與現代使用上下連通的虹吸壺仍有所差異(奈氏的咖啡裝置在1844年後被許多不同改良版取代,尤其是能自然平衡的咖啡裝置,台灣早期多稱比利時壺、維也納壺,現在慣以平衡壺稱之),假使我們從專利、造型兩者兼具來看,反而是法國的瓦瑟夫人(Vassieux)在1841年改良的雙球狀玻璃咖啡壺(double glass cafetiere‧圖5),比較接近現代虹吸壺樣貌。雖然一直遲至1914年艾伯特‧科恩(Albert Cohn)的「咖啡過濾器(Coffee Percolator)」(圖6)改良專利,完全呈現目前的虹吸壺結構出來,但採用上下玻璃球體的虹吸連通作用,並可分離的型態鼻祖,或可認為是瓦瑟夫人吧!

真空虹吸咖啡壺
 
圖1-奈比爾咖啡裝置
 
圖2-奈比爾咖啡裝置
 
圖3-銀製奈氏咖啡壺
 
圖4-銀製奈氏咖啡壺
 
圖5-瓦瑟夫人咖啡壺
 
圖6-科恩的咖啡過濾器

▼艾伯特‧科恩的咖啡過濾器專利圖示


參考資料、圖片取材
James R. Napier. Glasgow Digital Library, Memoirs and portraits of one hundred Glasgow men. from http://gdl.cdlr.strath.ac.uk/mlemen/mlemen068.htm
圖1、圖2:Napier's Coffee Apparatus, from http://www.oldcoffeeroasters.com/napier.htm
圖3:William H. Ukers., 1922. All About Coffee
圖4:SM Publications, June Martin posted images, from http://www.smpub.com/ubb/Forum1/HTML/000735.html
圖5:Bramah, E. and Bramah, J.,1995. Coffee Makers
圖6:Albert Cohn's Coffee Percalator, from http://www.baharris.org/coffee/History.htm

★這篇文章所引用的名稱、專利、圖像均為原出處各自所有者之財產

Rufous Coffee

Rufous Espresso
精選生豆‧新鮮烘焙 自家烘焙咖啡館。Rufous(紅褐色)應該是濃縮咖啡油脂色澤的形容詞吧!或許也是這間店呈現出來的主色調。小巧的店鋪有著豐富的視覺景致,以及大片玻璃的空間感。

位置:台北市復興南路二段333號1樓(近科技大樓捷運站)
電話:02-27366880
網址:RUFOUS!
▼ 請點選以下小圖觀看店家照片

Page 85

訂正第85頁「特色」

原:特色3.二行-……,1杯25cc~35cc(7克咖啡粉),而多數家庭式多功能……。
正:……,1杯25cc~35cc[註](7克咖啡粉),而多數家庭式多功能……。

註:35cc濃縮咖啡並非代表錯誤之萃取量,在義大利之外的歐系國家(尤指法國、奧地利)通常萃取水量較多,不過若以專業考量仍希望儘量依據義大利的定義來萃取。一般早期家用濃縮陽春機,在萃取時間、水量、溫度和油脂表現,會與專業機種的有相當誤差(不含改機),所以更加需要注意過濾器尺寸、粉量和萃取水量的對應關係。參閱濃縮咖啡內容。

濃縮單品咖啡-Ⅱ

單品咖啡濃縮萃取表現
 
哥斯大黎加蜜處理
 
濃縮萃取表現

圖片是單品哥斯大黎加蜜處理咖啡(Costa Rica Finca de Licho Estate Honey)採濃縮萃取方式所表現的狀態。
咖啡豆:癮咖啡

濃縮單品咖啡完整萃取影片
Espresso Style Single-original Coffee!! from sugabee on Vimeo.
之前濃縮單品咖啡內容,提及此萃取方式的咖啡風味與手工沖煮會有所差異,其主要差別在於口感層次以及滑順的醇厚感。

簡單來說,濃縮萃取的單品咖啡其口感較直接,也因沒有過濾層(濾紙、濾布)阻絕微粉和雜味,所以口腔有混濁而沙沙的感官印象。再加上濃縮萃取方式沒有空間讓咖啡粉粒浸潤舒展,且高壓熱水快速濾過的動作,便造成濃縮單品咖啡風味上表現過於直率。

這次哥斯大黎加咖啡,在研磨度、粉量上微調後,萃取時間25秒的萃取量(含油脂)在盎司杯線以上,如果硬要修正在22-23秒,水量(含油脂)就可能會剛好落在盎司線。最後只要稀釋成一杯標準咖啡,既完成以濃縮萃取方式表現的單品咖啡了!

另外請仔細觀察影片內玻璃盎司杯,是否看到之前濃縮咖啡說明的三層變化,主要Body的細沫漸漸融合!

在此篇萃取仍沒使用預浸功能,主要是認為若真要預浸,必須仔細評估粉粒研磨度、預浸時間、萃取壓力、萃取溫度,雖然現在多數高階商業機種均有不同形式的預浸作動型態,但預浸所萃取的咖啡是否代表完美卻見仁見智;然而若以現行萃取概念剖析,應該是會讓咖啡的雜味和混濁度加重,同時口感的濃度相對增加。當然不同形式的預浸可能會有不同的效果,尤其在單品咖啡表現上,我想下一波濃縮咖啡機的新世界便是著重在「預浸」吧!雖然業界已把玩這概念很久了!

蜜處理
★高階版預浸功能機:Synesso,Slayer,La Marzocco Strada MP/EP。

 

建議使用Google瀏覽器 | Copyright © 2011-2015 Sucaffè House. All rights reserved.

RSS Feed . This blog is proudly powered by Blogger and uses Modern Clix , a theme by Rodrigo Galindez . Modern Clix blogger template by Introblogger .